老盛京丨沈阳电视机总厂回眸!

时间: 2024-05-01 16:31:06 |   作者: 仪表箱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平房的人家慢慢的开始有了电视机,也因此有了左邻右舍挤到一户人家里,几十人一起观看“上海滩”的情景,当时让2 记忆特别深刻的是看一部叫“加里森敢死队”的电视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视机还是个稀罕物。

  生产“百花”电视机的企业就是沈阳电视机总厂,在当时是我们国家生产黑白、彩色电视机的骨干企业之一。是辽宁省电视机生产的四大厂家之一,也是沈阳市工业五十大户重点企业之一。但是,当时“百花”电视的主要元器件都是日本jvc生产的。

  它的前身是1956年2月1日由74户手工业独体劳动者,在合作化高潮中组建的沈阳市第十三铁制品生产合作社,体制为皇姑区属小集体,当时仅有职工140人,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厂房面积900平方米,旧式机床7台,固定资产22.9万元,以老式手工锻造的方式,生产各种黑皮螺钉、螺帽。

  由于生产方式落后,产量很低,企业先后经历了七次变革发展,直到1956年才组建起第九和第十一两家电器社。1958年这两家电器社集中升级为皇姑电焊机厂,其产品畅销省内外,1960年皇姑电焊机厂被市里上收。在这时期组建的第七和第十三铁制品社,社领导决定由他们研制无线电专业设备,获得了成功,人们当时并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生产无线电专用设备的小厂,竟成为沈阳电视机总厂的前身。

  1958年生产无线电专用设备的小厂与沈阳市第七铁制品生产合作社的一部分合并为皇姑区螺钉厂,并开始生产汽车紧固零件,1960年随着无线电工业的大上,改为皇姑区无线年,改为沈阳市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由皇姑区原属小集体改为市属大集体。1963年改为沈阳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由集体所有制变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此期间先后生产了一部分中、小型无线年改为辽宁无线电模具厂,化为省属,为无线电行业配套生产各种模具和模具架。

  1970年沈阳市电子工业局成立,该厂又划归市属企业,1973年改为沈阳电视机厂,开始试生产九时和十二时黑白电视机。1978年9月正式组建了以沈阳电视机厂为主体、包括市无线电十二厂、市电视机配件厂、市电视机组件厂在内的,在计划上实行统一管理,在经济上各自独立核算的沈阳市电视机总厂。

  当时在皇姑影剧院的西侧(就是现在皇姑区检察院对面)是总厂,其他的还有几处分厂。总厂厂门在一个小胡同里,特别不起眼,但是挂了好几块牌子。到1984年末沈阳市电视机总厂(不包括分厂)共有职工1527人,这中间还包括在经济独立核算的服务企业的集体人员324人,拥有各种机械加工设施44台,起重运输设备11台,锻压设备14台,专用设备15台,各种测试仪器仪表计714部,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85万元,流动资金2196万元,其中定额流动资金1889万元,占地面积4.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为1.9万平方米,拥有半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年生产线大为改观,设备齐全,技术力量较为雄厚,企业管理逐步走向先进,产品畅销、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已成为电子工业中具有现代化规模的骨干企业。

  沈阳电视机总厂实力丰沛雄厚,特别是1979年以来,电视机产量迅速提高,厂区和生产面积日益扩大,拥有1.35万平方米总装大楼,在国内电视机行业中居于一流水平。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长,从1979年到1984年共生产电视机43.1万台,平均每年递增29.3%,平均每年生产7.2万台,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平均年产量增长24.3%,在全国五十二个厂家中居第十八位,在省内居第二位。1979年至1984年共实现利润1719万元,其中:1984年实现利润669万元,比1984年增长22.6%,人均利税10045元,居全国同行业第七位,居全国首位。1984年天数62.1天,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1984年单机成本逐步下降,其中十七时电视机为335.7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1978年以前只有一个产品,而1979年以来共投产19个品种,在屏幕的尺寸上形成了9、12、14、17个系列化。1984年增加生产了彩色电视机,在线路设计上采用了分立件、集成电路、AT块等先进的技术:在元器件选用上采取了择优购货,采用了声表面滤波器,一体化输出。功率管努封化,二极管波封化、产品质量迅速提高,整机可靠性从过去1400小时提高到5153小时至12000小时,其中:SD31-1型电视机1979年在全国评比中获国家二等奖。SD31-5型电视机于1983年获省高品质的产品,在全国第四届黑白电视机质量评比中获得二等奖。SD44-2型十七集成电路电视机。在市内获金星杯奖,在全国多次考核中名列前茅。

  企业素质提高,管理比较先进。工厂自1978年以来。认线年被评为沈阳市电子工业系统先进企业。1981年经省、市政府考核验收,被认定为合格企业。

  1983年领导班子整领后、厂长、副厂长全部具有大学毕业水平,基本达到了年轻化、知识化。规章制度健全、实行了经济责任制、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计划管理、方针目标管理、应用了价值工程、ABC管理法和示版管理等现代化科学的管理方法。

  工厂工程技术人员达120人,占全厂职工总数十分之一、中层干部中有64%的人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在基层加强了班组建设、进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每个方面向六好企业的目标迈进。企业体制改革后,成立了六部一室、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能,调动了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的积极性。

  1983年,一座具有现代化的电视机总装大楼在沈阳市北郊拔地而起,她标志着我市电视机工业的迅速发展,那时已达到了年产20万台的生产能力。

  1986年,沈阳电视机厂生产的“百花”牌和“沈阳”牌黑白电视机曾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售出17000多台,8一10月份共售出黑白电视机6万余台,将库存积压产品销售一空。

  由于历史的原因,沈阳的国有企业都遇到了困难,沈阳电视机总厂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济效益滑坡,在国外大品牌如松下、东芝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再加上国内名牌如海尔、长虹等成长迅速,百花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每况愈下,位于皇姑区怒江街127号的沈阳电视机总厂也几易其主,后来和光集团的入住进来。

  进行21世纪,沈阳电视机厂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知去向何方了,“百花”的记忆也渐渐淡去……